台灣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統計分析 by 張上淳教授
張上淳教授應該以後每周六都會整理一下台灣目前案例的分析,這篇就從記者會獨立出來,以後隨時更新。至4月18日為止台灣有新冠確診395例。
2020.4.25更新:至4月25日為止台灣有新冠確診428例。主要是新增敦睦艦隊群聚案30人。
2020.5.2更新:至5月1日為止台灣有新冠確診429例。由於到5月1日前六天都零確診,本週分析僅新增敦睦艦隊一例。那麼就專注在張P提到其他的細節部分。
東京必備優惠券一整包 關西京阪神必備優惠券一整包
2020.5.2更新:至5月1日為止台灣有新冠確診429例。由於到5月1日前六天都零確診,本週分析僅新增敦睦艦隊一例。那麼就專注在張P提到其他的細節部分。
發病日會早於通報日,這是以發病日來看。境外移入高峰期落在三月中旬。後面這波藍色的是敦睦艦隊,現在還不能直接歸類於境外移入。
本土案例為55例(13%)、境外移入為343例(80%),敦睦艦隊30例(7%)。敦睦艦隊因為男性居多,現在男女比已經拉到近乎1:1,男性占49.7%、女性占50.3%,年齡中位數為32歲,年紀大於60歲占13.5%。
這些是初步疫調時蒐集的症狀資料,咳嗽51%,發燒45%,鼻塞流鼻水25%,嗅覺喪失17%,味覺喪失10%
若把住院中統計的症狀來看,前100例有詳細的資料,包括發燒54%,咳嗽54%,喉嚨痛35%,鼻塞流鼻水27%,倦怠25%,肌肉痠痛14%,腹瀉10%,頭痛10%,嗅味覺異常10%,噁心嘔吐2%。我們原本以為早期的案例比較少嗅味覺異常,其實回頭看初期10%的個案已經有嗅味覺異常。
429例中,沒有併發症的輕症者7成;肺炎22.1%;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35人(8.2%)。已經有324人解除隔離,占了75.5%;出院人數有311人,住院中112人。死亡率1.4%。
重症者中有24人曾使用呼吸器,包含6名死者;但也有12人順利脫離呼吸器。目前還有6人在使用呼吸器,同時有2人使用葉克膜。台灣有7人曾使用葉克膜,已有3人成功脫離,2人死亡。本週新增3人成功脫離呼吸器。
以台灣目前的資料,使用呼吸器者,目前死亡率是25%。
從4月20日開始,出院人數已經超過住院中的人數。
4月1日之前解隔離39例,發病至解除隔離的天數,中位數為26天、住院到解隔離天數中位數為20天、住院到出院天數為22天。
4月1日以後解隔離282例,發病到解除隔離的天數,中位數為29天、住院至解除隔離中位數為23天、住院至出院天數為24天。
比上次報的更多,因為有些四月前住的出院,所以天數非常長,比方說金巴黎台商的80天。
從3月30日至4月30日醫護人員列為擴大篩檢對象,包含醫師338人、護理師1212人、其他醫事人員370人、其他非醫事人員343人、照顧機構工作人員614人,共2877人,都沒有抓到確診個案。
3月30日至4月30日除了擴大篩檢對象,也有醫護人員符合法傳通報定義的211人(比方說確診個案的接觸者)。1月15日到3月29日則有1394人,所以針對醫療院所及照顧機構人員的採檢,從1月15日至4月30日為止已達到4482人。以上有檢測出來的就是北部某醫院院內感染有採到3位護理人員還有1位清潔人員為陽性,其餘都是陰性。
除了擴大採檢,當時有三案是在醫院,沒有戴N95去接觸病患的都算是密切接觸者,對於居家檢疫、隔離者也執行採檢。除了一開始採,在解除隔離前也會再採。醫護人員二採確認陰性才會恢復工作,因為會怕傳給醫院的病患。案A還有案C同在北部某醫院,當時醫護也採檢了高達207人,就是以上四例為陽性。也沒有再傳出去。
這是台大醫院的資訊。台大醫院自3月18日開始對於從第一級、第二級旅遊警示國家返台、僅需要自主健康管理的醫事人員,恢復上班前也會進行採檢。;3月18日以後,有採檢37名醫師、13名護理人員、7名其他醫事人員,全數採檢陰性。
很多人質疑,為什麼台灣好多狀況下確診個案都沒有把病毒傳出去,包含醫院裡工作人員都沒傳出去的狀況。張P以這張戴口罩圖來解釋。
如果生病者跟健康者都沒戴口罩,確實很容易把呼吸道疾病傳到健康人身上。但若健康的人有戴口罩,吸到飛沫就會大幅減少,也許可減少5至8成。生病的人若戴口罩,正面噴出去的飛沫也可能會減少8~9成。當兩方都戴口罩的話,大概就僅有1%至2%機會傳染。
台灣北部醫院曾有新冠肺炎群聚;根據後來疫情調查,那位確診病人很喘,戴不住口罩而面對醫護人員,也許就這樣造成環境污染,造成吸入、摸到環境中的病毒等很多可能性。艦隊疫情也是如此,因為官兵和實習生發燒之後會放在隔離病室,退燒之後也會被要求戴口罩,其他官兵也原則要求戴口罩,是否真有戴不知道,但也許因此傳播機會就變少。這也是為什麼阿中一直提醒大家戴口罩,特別是無法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的時候,因為能減少傳播機會。
張P分享2013年台灣第一例H7N9禽流感案例,來示範肺纖維化,肺功能不佳是可逐漸恢復的。這位病人到現在還在張P的門診追蹤,5月1日才來看門診,目前已經出院七年了。當年有發表在Lancet。當年4月,個案從中國蘇州工作經上海回到台灣,開始有發燒咳嗽倦怠的症狀,測流感是陰性,後來因呼吸衰竭送到台大,結果檢查發現H7N9 PCR陽性。這是全球第一個從中國境外移入的個案。
病患肺炎進展很快,就是一片白白的肺部空氣無法交換。
此個案因呼吸衰竭插管使用呼吸器,隔兩天就用上ECMO葉克膜維持生命,除抗流感藥物,也使用血液透析維持電解質平衡讓毒素排出。
後來一路改善,5月2日順利脫離ECMO,這是七年前的今天的事。
出院前,胸部X光有明顯改善,相當乾淨。
但胸部電腦斷層掃描顯示,肺部有肺纖維化的狀況。就像我們的重症個案案一。
經過一個多月後,肺纖維化的狀況就有改善了。
3個多月後,幾乎都已經乾淨了。
病患剛出院時肺功能中的氣體交換能力只有一般人的38.82%,半年後逐步恢復正常,進步到72.41%。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雖然肺纖維化,且肺功能有下降,但幾個月就改善非常多。
北北基宜,照顧212確診個案就分散在這麼多家醫院,分頭照顧我們的確診個案。都是醫院的第一線醫護人員大家共同的分擔,讓我們保持低死亡率,有很好的結果。
2020.4.25更新:因應最近的普篩之亂,今天張P的報告著重於解釋擴大篩檢以來我們都報了怎樣的案例。
我的想法是,該用什麼工具,什麼時機,在哪一群人篩檢,都應該是由專家來決定的事情。真的不須要由外人不斷的提醒他們。
可以稍微尊重一下專業嗎?
專家會議那一群厲害的傢伙會幫我們做決定的。我都講到爛了,他們絕對不是塑膠做的。他們比你還怕防疫破口,比你還怕有黑數沒診斷出來。
很多質疑其實是基於對政府的不信任,根本不是科學了。只是政治和口水罷了。
藍色是法定傳染病,在三月中之後有增加是因為境外移入,被列入國家回來有症狀的就會進入法定傳染病的系統。
近日因清明連假及敦睦艦隊群聚案影響,通報個案數出現2波高峰,清明連假後的週一(4月20日),通報高達1661人(擴大篩檢1387+法傳通報274)。敦睦艦隊群聚案後的週一(4月20日),通報更高達1847人(擴大篩檢1650+法傳通報127),此後有逐漸下降。這個圖都在疾管署外網上,隨時更新。
這是以發病日來看。後面這波不應該用灰色,敦睦艦隊現在還不能直接歸類於境外移入。
敦睦艦隊因為男性居多,現在男女比已經拉到近乎1:1,男性占49.5%、女性占50.5%,年齡中位數為32歲,年紀大於60歲占13.5%。本土案例為55例(13%)、境外移入為343例(80%),敦睦艦隊30例(7%)。
敦睦艦隊因為年輕人居多,20~40歲間的比例增加了,加起來將近六成。這是因為境外移入還有官兵學生多半落在這個年齡層。
428例中,沒有併發症的輕症者7成;肺炎22.2%;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略升,從30人變為35人(8.2%)。這是因為有些輕症者可能轉為肺炎甚至演變嚴重肺炎,比例才會上升。已經有275人解除隔離,占了64.3%;出院人數有264人,在住院的158人中也有約10餘個個案很快會出院。死亡率1.4%。
重症者中有24人曾使用呼吸器,包含6名死者;但也有9人順利脫離呼吸器。目前還有9人在使用呼吸器,同時有3人使用葉克膜。台灣有5人曾使用葉克膜,已有2人成功脫離,現在還有3人在使用。9名使用呼吸器者,也有很多準備脫離呼吸器中,預計下週可以看到更理想的結果。
以台灣目前的資料,使用呼吸器者,目前死亡率是25%。
張P特別感謝第一線照護團隊,在負壓加護病房照顧病人非常不容易,要全副武裝照顧重症病人,有很多維生儀器,尤其如果要插管的話,可能一次要進去個4~5人,醫護投入的人力 更可觀。在台灣第一線醫療團隊照顧下,確實很多病人在很嚴重狀態下還是能復元。
記者詢問,重症者能復元的關鍵,除了醫護照顧,是否與藥物使用有關;張P表示,有些病人有用到奎寧類藥物,極少數有用瑞德西韋,多數是依靠醫療團隊給予支持性療法,度過嚴重階段後,透過體內復元能力慢慢康復。
新冠肺炎是我國第一個不斷改變通報擴大採檢定義的法定傳染病,目前通報定義已經是第十二版修正 ,因應疫情的新知不斷在改變採檢定義。
指揮中心從2月28日起就開始對於醫護人員只要肺炎就需通報,必須採檢隔離開來。
3月25日起放寬醫療照護人員採檢條件,針對醫療院所及長照等照護機構工作人員有發燒、呼吸道症狀,就列入擴大採檢的對象,且要停止工作到症狀都消除,篩檢二次都是陰性才可以回到工作崗位中。
新冠病毒法定傳染病通報個案分布統計 統計日期:4月1日至4月22日
通報人數:共7300人。
有旅遊史:31%。無旅遊史:69%。
無旅遊史中:肺炎32%。發燒28%。呼吸道症狀28%。嗅覺失調1%。其他症狀11%。
七成沒有旅遊史,很多就是因為肺炎,當然也包括醫護人員的肺炎。另外只有呼吸道症狀,醫師懷疑就可通報採檢。
逐日來看,有旅遊史的越來越少, 通報數也呈現下滑趨勢。
新冠病毒擴大社區監測採檢個案分布統計 統計日期:4月1日至4月22日
通報人數:共27190人。
有旅遊史:12% 無旅遊史:88%
無旅遊史中:肺炎8%。發燒31%。呼吸道症狀40%。嗅覺失調1%。其他症狀20%。
有旅遊史理論上應該是到法傳系統,這裡的旅遊史主要指發警訊到風景點,或是足跡追蹤可能和確診者有接觸。無旅遊史的話,只要有呼吸道症狀,發燒等等,醫師覺得需要也都是可以通報。這裡肺炎佔的就比較少。
從趨勢圖可明顯看出,在清明連假後4月6日突然增加很多通報,多數還是發燒、呼吸道症狀就被醫師加強通報、加強篩檢;到18日又因艦隊關係,20日又有大量通報,一樣是發燒、呼吸道症狀很多。
近日因清明連假及敦睦艦隊群聚案影響,通報個案數出現2波高峰,清明連假後的週一(4月20日),通報高達1661人(擴大篩檢1387+法傳通報274)。敦睦艦隊群聚案後的週一(4月20日),通報更高達1847人(擴大篩檢1650+法傳通報127),此後有逐漸下降。
不過,在如此大量篩檢下還是沒有看到個案。
從3月30日至4月24日擴大篩檢對象,包含醫師301人、護理師1089人、其他醫事人員314人、其他非醫事人員342人、照顧機構工作人員567人,共2613人,都沒有抓到確診個案。
以上就是和大家報告,在過去這段時間所做的努力篩檢, 在這樣的大量篩檢之下,是沒有抓到醫護工作人員,或者社區裡面的傳播個案。
2020.4.18 影片在此
藍色是法定傳染病通報,綠色是擴大監測送檢,後來決定社區擴大篩檢,清明連假後已新增一萬多例通報採檢,但仍無社區傳播的狀況。
新冠肺炎是我國第一個不斷改變通報擴大採檢定義的法定傳染病,目前通報定義已經是第十二版修正 ,因應疫情不斷在改變。
確定病例發病日(非確診日)分布圖,第一例是1月21日通報,發病日是1月11日。
這395例案例中,男性占47%、女性占53%,年齡中位數為33歲,年紀大於60歲占15%。本土案例為55例、境外移入為340例,美國最多占26%,其次依序為英國22%、法國6%、西班牙6%、土耳其5%。若把歐洲加起來的話,比美國多。
年齡分佈以20歲到29歲最高、其次為30歲到39歲、再者為大於60歲。我國確診案例以年輕族群為主,與近來多為留學生返國有關,而大於60歲的確診族群,則是與退休人士參加旅遊團有關係。
以各年齡層的人口數調整後,分布大概也差不多。
以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嚴重度分類,無併發症的輕症占70.4%(其中包含22個無症狀感染者),輕微肺炎占22%、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占7.6%,預後方面,已出院160人占40.5%、解除隔離178人,占45.1%、治癒的已經快到一半了。住院中229人占58%,有好幾位從加護病房脫離,11位還在加護病房中,死亡6人,致死率1.5%。
3月31日之前39例,發病至解除隔離的天數,中位數為26天、住院到解隔離天數中位數為20天、住院到出院天數為22天。
4月以後116例,發病到解除隔離的天數,中位數為24天、住院至解除隔離中位數為20天、住院至出院天數為20天。
住院中位數大概都是20天。有短也有比較長的。
分析前100例還有後295例的差別(後面多半為歐美境外移入的年輕人)
前100例男性的占比為44%、後295例為48%,年齡上,前100例平均為44歲、後295例為31歲。
WHO的嚴重度分類,前100例無症狀輕症佔比為57%、後295例占75%;前100例肺炎佔比為33%、後295例18%;前100例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佔比為10%、後295例7%。
04b解讀:看來後者是比較多輕症,這也完全不意外,因為年輕人比較多。
分析我國22名無症狀感染者的年紀,以20歲到29歲最多,其次為60歲以上也有。這些無症狀感染者從採檢陽性到三套陰轉的時間,中位數為18天,從7天到41天都有。有一位特例時陰時陽可以到41天,和有症狀的案例一樣,也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陰轉。
無症狀感染者的詳細請見此文: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懶人包 如何治療?會傳染給他人嗎?會變成帶原者一直排病毒嗎?
昨天有提到要不要對高風險族群用抗體篩檢,其實我們的擴大採檢從三月底開始就有包括醫療院所相關工作人員,有發燒呼吸道症狀都會列入擴大採檢。從3月30日到4月15日總共1852人,包括醫師,護理師,其他醫事人員或非醫事人員,或是長照機構人員,完全沒有陽性確診者。我們是直接測PCR看有沒有病毒(相信這些人大概也不會有抗體),比測抗體更直接,避免他們帶著病毒會傳給病患或是長照的住民。
紐約時報4月10日曾分析台港星三地境外移入以及本土個案的變化,橘色是境外移入,灰色是本土個案。原本三地都控制的不錯,在過去的兩週,情況發生了變化,香港和新加坡連續兩天出現了兩位數的新增確診病例,其中大部分是從國外旅行歸來的人。現在,新加坡的單日本土新增病例已達到三位數,大量聚集型病例與外勞宿舍的工人有關。
台灣雖然也遭受到境外移入的攻擊,本土病例仍然很少。從這個圖看得很清楚。
04b解讀:其實文中並沒有提到為何台灣還可以本土案例如此少的原因。只提到三地都有採取以下措施:禁止短期旅客進入。就保持社交距離採取了更加嚴格的措施,繼續密切觀察那些測試呈陽性的人,並追蹤他們的接觸者。
原文出自:為何香港、新加坡和台灣的新冠病例突然增加
最後是曾和大家報告過有一例雖然已經有抗體產生,但PCR還是持續驗的到病毒的案例。
這是很早期武漢境外移入到台灣玩的50歲女性,她是輕症僅有發燒症狀,精神很好,沒有咳嗽也沒有肺炎。
她到9天才完全退燒,臨床上症狀只有9天。
右下角的圖是抗體,西方墨點法在第10天就驗得到抗體的出現。
最晚到18天病毒都可以被培養出來。
ABC三個圖都是PCR核酸檢查測的病毒量,是不同病毒基因的檢測,隨時間過去病毒量的確越來越低,但一直都可以測的到,也有時陰時陽狀態,直到63天。
這是為什麼我們採舉比較高規格的處理方式,需要三次採檢陰性,避免造成對社區的威脅。
原文出自:Prolonged virus shedding even after seroconversion in a patient with COVID-19
延伸閱讀:對這個病有較正確的認知遠比哪裡又多了案例重要!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防疫須知 常見問題解答FAQ
2019新型冠狀病毒懶人包 戴口罩勤洗手
冠狀病毒流感化?武漢肺炎疫情走向預測
新冠感染各國分年齡致死率整理 小於49歲致死率較低 小於19歲較不易染病
英國佛系防疫的豪賭 陳時中:目前台灣沒有到那個情況 國家醫療量能無法承擔才會這樣做
專家意見
黃立民教授 新型冠狀病毒訪問共筆
張上淳教授共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
李秉穎老師新冠病毒訪問共筆
西班牙流感 1918年流感大流行 別小看流行性感冒!
武漢肺炎發生率與致死率的國際比較 by 陳建仁副總統
治療經驗
新型冠狀病毒 武漢肺炎 COVID-19 治療經驗分享
新型冠狀病毒的抗病毒藥物治療 瑞德西韋 法匹拉韋 硫酸羥氯喹
小心沉默的肺炎!日本自衛隊中央病院新冠治療經驗
日本疫情
東京面臨感染爆發重大局面 東京封城?首都封鎖?
日本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懶人包 日本還能不能去?現階段可以去日本旅遊嗎?
日本武漢肺炎 新冠病毒 COVID-19流行地圖
日本旅遊回來要被隔離14天嗎?可退費嗎?何謂旅遊疫情建議等級 流行地區分級?
台灣日本南韓新冠PCR檢驗量及陽性率比較 大阪 vs 北海道
鑽石公主號郵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懶人包 由一個香港案例傳染給至少135人的海上悲劇
東京8805間旅館比價 京都7134間旅館比價
日本訂房請參考住宿懶人包,林氏璧推薦的二十四家東京旅館,26家大阪旅館,十三家京都旅館。
訂房網站推薦Relux,e路東瀛,Booking.com,Agoda。也可先用 旅館查價網站來看是否有便宜。訂行程網站推薦KKday,KLOOK客路。
到日本上網分享器和SIM卡的問題請看過這兩篇:2023日本上網卡 SIM卡懶人包,日本行動上網分享器懶人包。
各種毒友優惠及現在的活動請見:全日本篇,東京優惠,關西京阪神優惠,九州優惠,北海道優惠,沖繩優惠。
歡迎加入林氏璧的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臉書粉絲專頁,或是小狸的日本購物血拼中毒者臉書粉絲專頁,接收最新日本旅遊訊息。近期有什麼活動會在粉絲專頁置頂,LINE官方帳號:@linshibi 則會直接發送最新的優惠訊息。
RSS訂閱/ 以Email訂閱 本站,東京訊息不漏接。
本站導覽 新手第一次到本站的導覽,比較容易找到資料喔。
重要公告 即日起本部落格(包括臉書頁面/私訊/e-mail)在非公開頁面不回答日本旅遊的常見問題,請各位見諒。請一律在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臉書社團中問題讓大家集思廣益。
日本/東京自助旅遊的常見問題FAQ 新手請優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