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上網eSIM卡
毒友優惠券集中區

日本腦炎懶人包 疫苗非終生有效 台灣40歲~59歲成人可考慮補接種日本腦炎疫苗

分類:疫情災情報導 @2021-05-27 views
banner_jps banner_jps


李秉穎老師之前在年代向錢看的網路獨播節目中,提及有哪些疫苗是成人才補打的,其中包括了日本腦炎疫苗。這次很高興可以應老師擔任理事長的台灣疫苗推動協會之邀請來整理一個日本腦炎的懶人包,把這個大家可能有點忽視但嚴重的疾病介紹清楚一些!

日本腦炎是感染日本腦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腦膜腦炎,受損部位包括腦、脊髓及腦膜。日本腦炎之傳播須經由具有感染力的病媒蚊叮咬,人不會直接傳染給人,臺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的傳播媒介,病媒蚊一天中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黎明和黃昏的時候。流行季節主要在每年5至10月,病例高峰通常出現在6至7月。

先來個重點整理:
1.日本腦炎是由日本腦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造成的疾病,此病毒和登革熱病毒都是黃病毒屬(Flavivirus),不會直接人傳人,需要藉由蚊子叮咬傳染。

2.日本腦炎是在亞洲許多國家病毒造成腦炎的主因,每年全世界大約有六萬八千個案例。在東南亞還有西太平洋地區的24個國家有流行日本腦炎,高達30億人口暴露在感染的風險中。

3.感染日本腦炎病毒大部分無明顯症狀,約有小於1%的感染者會出現臨床症狀,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急性腦炎。一旦產生腦炎,死亡率可以高達30%。就算倖存,也有高達30~50%的人可能有神經性或精神性的後遺症, 重度失能如運動缺陷、痙攣、認知、語言障礙、頭痛,輕度失能如學習困難、行為困難等。

4.目前沒有抗病毒藥物可以治療此疾,故施打疫苗為預防日本腦炎之有效方法。

5.台灣每年5至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季,其中6至7月為流行高峰。在台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病媒蚊,常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時段。

6.台灣從1968年實施全面幼兒日本腦炎預防接種以來,病例逐年減少。近10年(2010至2019年)通報病例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1.04至2.14,確定病例發生率則為0.07至0.16。

7.雖然小時候大家都打過日本腦炎疫苗,但疫苗的保護力會隨時間降低。自1998年以來,臺灣的日本腦炎病例轉以成人為主,九成以上的確定病例年齡在20歲以上。2000~2014年日本腦炎通報案例中,88%的患者曾接種過日本腦炎疫苗。最近幾年,台灣的日本腦炎確定病例更是提高到40歲~59歲這個年齡層為主。提醒民眾若有疑慮或可能有較高的感染風險,比方說計畫至疫區旅遊者(中國大陸、日本、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可至各大醫院旅遊門診或是感染科門診諮詢醫師自費接種日本腦炎疫苗的必要性。

8.除了40歲~59歲這個區間的民眾感染風險最高,隨著體內抗體下降,長者也有可能是日本腦炎的高風險族群。

參考資料:
1.疾管署日本腦炎網頁    核心教材    常見問題FAQ
2.WHO日本腦炎網頁
3.Wiki百科日本腦炎條目   Wiki日文頁面條目
4.美國CDC日本腦炎網頁
5.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Emerg Infect Dis. 2009 Jan; 15(1): 1–7.
6. 國內今年首見3名日本腦炎確診!李秉穎提醒:疫苗非終身有效


東京628間旅館比價 kyoto
東京628間旅館比價                                                                京都371間旅館比價


李秉穎老師之前在年代向錢看的網路獨播節目中,提及有哪些疫苗是成人才補打的,我整理如下:
1.在以前的時代,打了疫苗就終身免疫,尤其是活性減毒疫苗,像是MMR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因為以前很多疾病都沒有被控制,你打了麻疹疫苗,你還是會接觸到麻疹病毒,每次遇到你的免疫系統就會被再刺激,所以你是終身免疫。

2.現在很多疾病都消失了,你打了麻疹疫苗之後二三十年都沒再碰到麻疹病毒,那你的免疫力就會下降。台灣的麻疹血清抗體研究,大概到了二三十歲的人就有十幾二十%的人抗體消失了。現在日本中國東南亞還會有麻疹病例,有時旅遊回來的人帶回來麻疹就有機會造成感染。

3.類似的例子還有日本腦炎。最近幾年,台灣的日本腦炎確定病例都是40歲~59歲這個年齡層為主。我們現在蚊子變少了,公共衛生改善,像我們小時候兩腳都是紅豆牛奶冰,現在小朋友的腿都是筊白筍沒被蚊子咬。你小時候注射疫苗或是得過感染,但幾十年都沒有被蚊子叮咬再碰到病毒,那有些人的免疫力就會逐漸下降。

4.現在九成以上的日本腦炎病例都是20歲以上的成人病例,因此在台灣成人須要考慮施打日本腦炎疫苗,但這不太符合成本效益,因為台灣一年大概只有20幾個確認病例。問題是他一旦得到了,有時候會死亡,致死率不高但可能會留下後遺症,像是意識障礙,行動困難。神經細胞一旦傷害了就無法再生,沒有神經就沒有辦法感知這個世界,最嚴重就是完全植物人。

5.雖然發生率很低,但因為還是有風險,鼓勵民眾向醫師諮詢,接種日本腦炎疫苗的必要性。

以下來詳細介紹日本腦炎這個病!


簡介:日本腦炎是在亞洲許多國家病毒造成腦炎的主因,他是由日本腦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造成的疾病,此病毒和登革熱病毒都是黃病毒屬(Flavivirus),不會直接人傳人,需要藉由蚊子叮咬傳染。類似的同屬病毒還有黃熱病病毒(yellow fever) 和西尼羅河病毒 (West Nile virus)。

歷史:最早的日本腦炎案例是1871年(明智4年)在日本的報告,但當時還沒有日本腦炎之名,人類也根本還不知道病毒的存在。在1924年(大正13年)日本岡山縣發生了腦炎大流行造成超過6000人感染,443人死亡。1935年(昭和10年),日本學者從患者的腦分離出病毒,因為是被日本的學者發現,所以就被命名為日本腦炎病毒。如同呂俊毅老師的解讀,當時能以自己的名字或自己國家的名字當作疾病或病毒的名稱,算是一件光榮的事。隨後1938年,三田村篤志郎在日本医事新誌刊登「自然界の蚊における日本流行性脳炎病原体の証明-蚊媒介説の一根拠」一文,發現了這是經由蚊子傳染的疾病。

注意三田村的論文是使用『日本流行性腦炎』這個名詞。這是因為要和另一個細菌造成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做區分。在二次世界大戰前,醫界都以為日本腦炎和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一樣都是經由人傳人的疾病。

其後在1950年代研發出不活化日本腦炎疫苗,日本從1967~1976年間積極的推廣兒童和高齡者疫苗接種之後,病例大幅減少。

台灣的第一例日本腦炎的臨床記載則是在1931年。1968年實施全面幼兒日本腦炎預防接種以來,病例逐年減少。


流行病學:發生在北起西伯利亞、日本延伸至臺灣、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澳大利亞之間的西太平洋諸島嶼,及由韓國至中國、尼泊爾、中南半島、印度、斯里蘭卡之間的東亞地區。

日本腦炎是在亞洲許多國家病毒造成腦炎的主因,每年全世界大約有六萬八千個案例。在東南亞還有西太平洋地區的24個國家有流行日本腦炎,高達30億人口暴露在感染的風險中。在這些國家中每十萬人發生率從小於1到大於10不等。WHO引用文獻估計每年大約有68000例臨床案例,每年造成約13600~20400人死亡。主要是影響兒童,在流行區的成人通常在小時候得病後就有自然免疫力,但任何年齡皆有可能感染。

流行時間與蚊蟲數量相關,在溫帶國家如日本,日本腦炎主要在溫暖的季節流行。而在熱帶或亞熱帶,則終年都可以有流行,但通常在雨季還有秋收之前疫情較嚴重。


臺灣流行概況如下:

(一)流行季節主要在每年5至10月,病例高峰通常出現在6至7月。

(二)1967年發生率與死亡率居歷年之冠,通報病例數達1,024例,其中確定病例273例,死亡206例。當年通報病例及確定病例的10萬人口發生率分別為7.66和2.04,10萬人口死亡率為1.54。

(三)1968年實施全面幼兒日本腦炎預防接種以來,病例逐年減少。近10年(2010至2019年)通報病例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1.04至2.14,確定病例發生率則為0.07至0.16。

(四)依據衛生統計資料顯示,1956至1966年通報病例中,81.4%為0至9歲,15.2%為10至19歲。而自1998年以來,九成以上的確定病例年齡在20歲以上,臺灣日本腦炎病例轉以成人為主。主要原因可能有二:(1) 實施全面幼兒日本腦炎預防接種;(2) 鄉村都市化,養豬戶集中化等,使人與病媒蚊接觸機會逐年降低,導致高年齡層易感性宿主增加。

(五)各縣市均曾有確定病例發生,流行地區遍及全臺灣,惟均為散發病例。(此疾病不太會一次來一個群聚,因為多半的人即使得病皆是無症狀)


傳染窩:如上圖,日本腦炎病毒存在蚊子,豬隻還有水鳥類的生態循環之間。許多動物包括蚊蟲、鳥類、爬蟲類、兩棲類、哺乳類均可被感染,因此日本腦炎為人畜共同傳染性疾病。雖然可以感染的動物很多,但最重要的造成傳染的動物是豬,是重要的增幅動物(amplifying animal)。由於豬的感染率極高(幼豬在流行季中感染率可接近100%),病毒量大,病毒血症持續時間長,因此為主要的病毒來源。這個疾病主要發生在鄉村或是鄉村週邊,主要是人類和豬隻會居住在附近的區域。日本腦炎病毒在豬染病常早於人類病例1~2個月,故監測豬的感染率有助於預測人群的流行趨勢。

流行期的病毒傳染窩以豬、鳥類為主。但是非流行期病毒越冬的機制則尚未完全瞭解,可能由帶病毒的蝙蝠、爬蟲類、兩棲類或殘存的蚊卵或成蚊,把病毒帶過冬天後再開始新的流行期。

流行初期利用動物→蚊→動物的方式傳播,當流行範圍擴大後出現動物→蚊→人的途徑。臺灣以豬為主要的增幅動物,豬將病毒增幅後開始人的流行。1999至2007年臺灣南部豬隻日本腦炎血清抗體監測結果發現,每年都大約在豬抗體陽性率超過50%之後1至2週,出現當年流行季的首例確定病例。


傳染方式:日本腦炎是由有感染力的病媒蚊傳播的疾病,臺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的傳播媒介。未帶病毒的病媒蚊叮咬正處於病毒血症(viremia,血中病毒量高的意思)的動物時受到感染,日本腦炎病毒進入蚊蟲體內繁殖,隨後移行入唾液腺,大量分泌到唾液中,叮咬易感染的動物宿主時即可傳染。

人不會直接傳染給人,且日本腦炎病毒在人體內病毒血症的濃度低、時間短,所以病人的血液中通常測不到病毒的存在,蚊子不會因為吸了病人的血而受感染。人被稱為終端宿主,不會再傳染出去。


可傳染期:不同動物病毒血症的時間不一樣,蚊子吸血到具感染力約2~20天,一旦被感染則終生具感染力。臺灣的病媒蚊感染來源大部分來自豬,豬及鳥類的病毒血症期通常為2至5天,但在蝙蝠、爬蟲類及兩棲類,尤其是在冬眠時,期間可能延長。

潛伏期:通常為5至15天。(WHO寫4至14天)

臨床症狀
:感染日本腦炎病毒大部分無明顯症狀或是僅有輕微症狀(發燒和頭痛等等),僅有小於1%的感染者會出現臨床症狀,大概每250個人會有一個嚴重症狀。最常見的嚴重症狀是急性腦炎。有症狀者通常一開始出現非特異性症狀,如發燒、腹瀉、頭痛或嘔吐等,症狀輕微者的臨床表現為無菌性腦膜炎或不明原因發燒,嚴重者,則出現高燒、頭痛、頸部僵硬、意識狀態改變、全身無力、局部神經障礙(腦神經功能損傷、輕癱等)、運動障礙、帕金森氏症候群(Parkinsonism,因錐體外系統功能受損,而有面具樣臉、齒輪狀僵直、舞蹈手足徐動症)、抽筋、神智不清、對人時地不能辨別等,甚至昏迷或死亡。

在兒童,肚子痛還有嘔吐可能是最主要的症狀。

日本腦炎的致死率約20%至30%,存活病例中,約30~50%(WHO寫20~30%)有神經性或精神性後遺症,其產生的神經性後遺症包括癲癇、不正常肌張力、語言障礙、運動肌無力、腦神經及錐體外系統異常的神經功能缺損等。精神性後遺症以脾氣暴躁、性格不正常為主,智力不足則常發生在小孩。

感受性及抵抗力:通常小孩及老人感染後較容易發生臨床症狀,其他年齡層則較多為不顯性感染。在高流行地區由於輕度感染或不顯性感染很普遍,一般成人大多對當地病毒株已有免疫力,易感染者主要為2~6歲的小孩。

診斷:有到過日本腦炎流行區的人產生了腦炎都要懷疑此診斷。日本腦炎與腸病毒、腮腺炎病毒、黴漿菌、皰疹病毒及其他病毒引起的腦炎及腦膜炎不易鑑別,需要以病毒的培養或分子生物學、血清學檢驗協助診斷。符合下列檢驗結果之任一項者,定義為檢驗結果陽性:
(一) 臨床檢體(血液、腦脊髓液或組織)分離並鑑定出日本腦炎病毒。
(二) 臨床檢體分子生物學核酸檢測陽性,或腦脊髓液中日本腦炎病毒特異性 IgM 抗體陽性。
(三) 急性期(或初次採檢)血清中,日本腦炎病毒特異性 IgM 抗體或 IgG 抗體陽性。
(四) 在最近未接受預防注射及排除其他黃病毒交叉反應的情形下,成對血清(急性期及恢復期)中,日本腦炎病毒特異性 IgM 抗體或 IgG 抗體(二者任一)有陽轉或達 4 倍以上上升。

影像學對本病鑑別診斷有一定幫助,腦部核磁共振(MRI)成像敏感度比電腦斷層(CT)好,因為可以準確的偵測出腦發炎,並和其他的腦部疾病作鑑別診斷。

治療:目前沒有抗病毒藥物可以治療此疾,治療都是支持性療法以緩解病人的症狀。

預防方法:主要就是依規定時程接種日本腦炎疫苗預防病媒蚊叮咬

一、依規定時程接種日本腦炎疫苗

(一)臺灣自1960年代推動日本腦炎預防接種,使用的是以鼠腦製程之不活化日本腦炎疫苗(inactivated mouse brain-derived JE vaccine)。在使用多年後,為順應疫苗產製技術轉變與使用趨勢,自2017年5月22日起改採用細胞培養製程之活性減毒嵌合型日本腦炎疫苗(live attenuated JE chimeric vaccine)。之前需要打四劑,新疫苗僅需要接種兩劑,可建立充足的保護力,也減少家長攜幼兒往返院所的次數與負擔。


細胞培養活性減毒嵌合型日本腦炎疫苗,是以黃熱病疫苗使用之17D病毒株為載體,將SA14-14-2日腦病毒株之prM及E蛋白以基因重組技術置換入此載體所製成。疫苗接種後,此活的嵌合型病毒會在接種者體內局部增生並產生對一般日本腦炎病毒具專一性的中和性抗體及細胞免疫反應,可用於預防日本腦炎病毒引起的日本腦炎,但不適合接種於免疫功能缺損者。詳細請看上表說明。

(二)活性減毒嵌合型日本腦炎疫苗幼兒常規接種時程:應接種2劑,出生滿15個月接種第1劑,間隔12個月接種第2劑。而經醫師評估不適合接種活性減毒嵌合型日本腦炎疫苗者,地方政府衛生局(所)有提供不活化日本腦炎疫苗,可請醫療院所協助申請,依其接種時程完成。

(三)針對已接種鼠腦製程之不活化日本腦炎疫苗的幼童,為維護其免疫力及疫苗保護效果,依據「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ACIP)」建議,有訂定疫苗銜接原則,訂定疫苗銜接原則如下:
已接種1劑鼠腦製程不活化日本腦炎疫苗:與前一劑鼠腦疫苗間隔至少14天接種第1劑,間隔12個月後接種第2劑。
已接種2劑鼠腦製程不活化日本腦炎疫苗:與最後一劑鼠腦疫苗間隔至少12個月後接種1劑,其後不必再追加。
已接種3劑鼠腦製程不活化日本腦炎疫苗:滿5歲至入學前接種1劑,與最後一劑鼠腦疫苗間隔至少12個月。

(四)成人若居住地或工作場所接近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等高風險地區,建議於流行期前(每年3-4月)自費接種日本腦炎疫苗,若至流行地區旅遊,可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並依醫師之評估建議自費接種疫苗。

更多關於日本腦炎疫苗的常見問題可以見疾管署網頁

二、預防病媒蚊叮咬

(一)於流行期作好自我保護措施,可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身體裸露處使用政府主管機關核可含DEET或Picaridin之防蚊藥劑,以避免蚊蟲叮咬,降低感染風險。

疾管署呼籲,請民眾儘量避免於病媒蚊吸血高峰時段,在上述易孳生病媒蚊的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如果無法避免,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裸露處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的防蚊藥劑。

(二)建議安裝紗門及紗窗,及使用蚊帳。

(三)避免於黎明和黃昏等病媒蚊活動的高峰期,於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附近活動。


最後補充一個,EID這篇文章中提到的日本腦炎是否會流行的幾個切入點。這就比較深入了,給有興趣者參考!


參考資料:
1.疾管署日本腦炎網頁    核心教材    常見問題FAQ
2.WHO日本腦炎網頁
3.Wiki百科日本腦炎條目   Wiki日文頁面條目
4.美國CDC日本腦炎網頁
5.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Emerg Infect Dis. 2009 Jan; 15(1): 1–7.
6. 國內今年首見3名日本腦炎確診!李秉穎提醒:疫苗非終身有效

文章審核碼「MAT-TW-2100013-1.0-02/2021」



tokyokyoto
東京8805間旅館比價
                                           京都7134間旅館比價
日本訂房請參考住宿懶人包林氏璧推薦的二十四家東京旅館26家大阪旅館十三家京都旅館
訂房網站推薦Reluxe路東瀛Booking.comAgoda。也可先用 旅館查價網站來看是否有便宜。訂行程網站推薦KKdayKLOOK客路
到日本上網分享器和SIM卡的問題請看過這兩篇:2023日本上網卡 SIM卡懶人包日本行動上網分享器懶人包
各種毒友優惠及現在的活動請見:全日本篇東京優惠關西京阪神優惠九州優惠北海道優惠沖繩優惠
歡迎加入林氏璧的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臉書粉絲專頁,或是小狸的日本購物血拼中毒者臉書粉絲專頁,接收最新日本旅遊訊息。近期有什麼活動會在粉絲專頁置頂,LINE官方帳號:@linshibi 則會直接發送最新的優惠訊息。
RSS訂閱以Email訂閱 本站,東京訊息不漏接。
本站導覽 新手第一次到本站的導覽,比較容易找到資料喔。
重要公告  即日起本部落格(包括臉書頁面/私訊/e-mail)在非公開頁面不回答日本旅遊的常見問題,請各位見諒。請一律在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臉書社團中問題讓大家集思廣益。
日本/東京自助旅遊的常見問題FAQ  新手請優先閱讀。

回應本篇文章: